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超額儲蓄 推升 ETF 熱度

本文共770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楊筱筠/台北報導

「台灣錢淹腳目」,超額儲蓄過多成為全民瘋投ETF的關鍵主因。對此,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昨(18)日表示,超額儲蓄是長期問題,主因有二,一是台灣經常帳長期順差;第二則是企業原本是資金需求者,但在金融危機後,企業累積許多儲蓄、反而推升了國內的超額儲蓄。

金管會透露,近期ETF申購包括00939、00940在內,合計超過2,200億元,財委會立委認為,民眾瘋搶ETF,與國內利率太低、超額儲蓄過多有關,對此,嚴宗大回應,台灣資金長期剩餘、累計較多超額儲蓄,和經常帳長期順差有很大關係,另外,金融危機後,企業從原本應該是資金需求者(向銀行借錢),變成超額儲蓄累積者,導致超額儲蓄問題更加嚴重。

嚴宗大昨天赴立法院財委會備詢,多名立委表示,國內超額儲蓄過高,是全民瘋投ETF的關鍵主因;根據主計總處預估,2024年超額儲蓄衝破3.84兆元、改寫歷史新高。

主計總處先前公布,國人儲蓄率居高不下,而儲蓄率包括家庭儲蓄及企業儲蓄,長期而言,家庭儲蓄變化不大,企業儲蓄卻快速成長,主要是企業資本規模愈來愈大,未分配盈餘愈來愈多,未分配盈餘就是企業儲蓄,導致國內超額儲蓄不減反增。

嚴宗大表示,台灣央行一直鼓勵企業,賺到那麼多錢要充分增加對內與對外投資。台灣央行在利率決策時會考慮國內流動性等問題,不過觀察銀行近期狀況,M2年增率已經下降很多,顯示銀行的游資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嚴重。

也有立委關注,國內存款利率低於通膨年增率、實質利率為負,代表民眾把錢存在銀行裡,利息都被通膨給吃光光,嚴宗大回應,央行的職責是金融穩定,國內實質利率與低薪等問題,央行在理監事會議時都會一併納入考慮。

嚴宗大認為,善用資金投入國內、外實體投資,是解決超額儲蓄過多的有效方法,如此可促進經濟平衡發展,事實上過去幾年,政府在許多公共建設投資,以及鼓勵民間投資上也採取許多措施,同時也有所進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開發金高層大換血!王銘陽任董事長 楊文鈞回任總座
下一篇
新光重啟與台新金合併評估 董事會以11:4通過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