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預算分配錯誤致垃圾量暴增 綠色和平喊話新政府增預算

本文共1038字

聯合報 記者胡瑞玲/台北即時報導

環境部2018年推動一次用產品減量,但7年過去,我國垃圾量不減反增,且以塑膠類垃圾成長最為顯著。綠色和平指出,目前政府預算分配錯誤,投入末端處理的經費多於源頭減量才會如此,呼籲520將上任的新政府應重視並挹注更多經費在源頭減量,避免製造更多垃圾山。

根據環境部統計資料,近5年一般廢棄物總生產量突破千萬公噸,2018年983萬公噸、2019年1012萬公噸、2020年1025萬公噸、2021年1043萬公噸、2022年1186萬公噸、2023年1131萬公噸。

根據環境部112年統計年報,針對一般廢棄物暫存量部分,2018年20.8萬公噸、2019年37.1萬公噸、2020年53.6萬公噸、2021年68.7萬公噸、2022年75.2萬公噸;經綠色和平統計,全台垃圾暫置場,以雲林及台南站置場垃圾堆積最嚴重、其次為台中、南投排名第三。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張凱婷指出,台灣政府推動垃圾減量政策長達20年,近年更著重推動減塑,但台灣垃圾量不減反增,且家戶垃圾中以塑膠類垃圾成長尤其顯著,從2018年約17%,成長至2022年約28%。

張凱婷表示,全台各地公有焚化爐陸續歲修且年限將至,過量的垃圾僅能露天堆置在清潔隊、掩埋場。截至2022年底,全台無法處理的暫置廢棄物已達75萬公噸;每縣市至少有1座垃圾暫置場,場址內的垃圾山頻傳大小火警,不僅成為不定時炸彈,部分場址還臨近水源保護區,嚴重影響民眾生活環境及品質。

張凱婷表示,盤點2018至2024年環境部與廢棄物處理相關預算,發現過去7年共投入124億在「末端處理」(如興建或升級焚化爐、垃圾打包、海廢清理等),而「源頭減量」(如禁限用一次性用品、推廣循環杯等)經費僅5.7億元,兩者差了22倍。

新竹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理事長彭桂枝表示,新竹焚化爐歲修及垃圾未確實減量,導致垃圾山愈長愈高,垃圾量暴增,堆置場域範圍逐漸往水源處接近,每逢降雨,垃圾汙水就會往水源處流,汙染水源;民眾面對垃圾多是想立即去化,但垃圾源頭減量才是最重要。

張凱婷表示,政府錯誤的預算分配,導致錢花愈多,垃圾量卻也愈多的惡果,要求520即將上任的新政府應承諾在任期內,協助地方政府解決垃圾山問題,並挹注每年至少17.7億元在源頭減量上。

另外,張凱婷也呼籲,政府應加強執行禁止使用免洗餐具與瓶裝水於所有政府出資或是提供補助的活動;擴大禁用免洗餐具場所,補助業者轉換環保餐具;補助推動各種行業試辦自主填充、重複填充瓶器計畫;加強部會合作,共同推動重複使用產業鏈。

台灣推動垃圾減量長達20年,但每年垃圾量不減反增,環團認為預算分配錯誤導致,呼籲...
台灣推動垃圾減量長達20年,但每年垃圾量不減反增,環團認為預算分配錯誤導致,呼籲著重源頭減量。圖為新竹縣新豐掩埋場。聯合報系資料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三大退休基金Q1大賺6,088億 勞動基金獲利衝同期新高
下一篇
又停電 桃園中壢4995戶今天下午受影響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