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933字
作者: 林明樟(MJ)
回顧自己前五十年的生活與工作的心境變化,其中加州大學(UC) 經濟學教授伊斯特林(Richard A. Easterlin)提出的「幸福經濟學」這篇論文,發人省思,帶給我很多啟發。他經過十多年研究發表了一個人的幸福感,來自三個面向:
● 經濟(收入)水平
● 健康狀況
● 家庭生活
當一個人收入水平提高後,確實能短暫的增加幸福感,但隨著收入愈來愈高,幸福感卻不再同步上升。
當年我們第一份薪水是一週工作六天,只有二‧五萬元,第一次拿到薪水時高興得不得了,然後變成一個月三萬元、四萬、五萬⋯⋯十萬、二十萬⋯⋯後來年薪平均為三百到四百萬,我卻越來越不快樂;當時說不出原因,總以為自己就會是在大型上市公司做到退休。後來,回頭想想才發現是書中寫的第二與第三的因子,讓我放棄高薪,選擇從零開始。
為什麼一般人眼中的高薪,最後卻無法帶來想像中的幸福感?原因是:我有的(實際收入)VS.我想要的(慾望大於實際收入),兩者之間產生了差異,所以不快樂。
那差異是如何而來?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自我比較——「我是不是比之前賺得更多了?」另一個是社會比較——「別人是不是比我賺得更多、更快?」原來當年我也是因為不當的社會比較(我的年薪三百到四百萬,但需要向我匯報的英國、德國、義大利分公司總經理薪水都是我的二到四倍),比來比去,造成年輕時的自己心裡不是滋味,最後再加上健康因素與女兒出生的三重影響下,讓我斷然決定放棄那份高薪。
你說我有後悔過嗎?
當然有,而且有過兩次。只要混得不好,都會自責:「如果當初我不要那麼衝動⋯⋯為什麼要放棄高薪?」心裡滿是後悔一直碎唸:「這幾年如果沒有出來亂闖,幾年來回下來就是兩到三千萬啊!當個專業經理人,下班後什麼都不用管,天大的事情進辦公室總能call meeting,一個個解決,不是很好嗎?你怎麼那麼呆⋯⋯」低潮幾個月,再重新出發。
伊斯特林這篇論文中給出的解方是,專注在你能控制的,自我比較就好:我是不是比一年前、兩年前的自己更進步、更富有就好,不要去和他人比較(社會比較),也不要越級比較,吃在嘴裡,看在別人的碗裡?幻想著別人更豐富的物質生活。
年薪幾十萬的人,不要學年薪數百萬的生活模式;像我之前年薪幾百萬的人,常常幻想著年薪數千萬人的物質生活,徒增不必要的物慾追求,最後反而成為金錢與物慾的奴隸。
第二個會顯著影響幸福感的是健康狀況,這個好理解。好消息是身體健康狀況(除了遺傳問題外),大多可透過預防、治療、營養補給及每週定時運動、作息及飲食正常(適當的飲食等於能量,過度的飲食變成熱量)等方式,維持好體態。
書中也給出建議:身體的健康操之在我居多,屬於可控因子,又能增加幸福感,何樂而不為?工作之餘,記得撥出一點時間,為自己的健康多運動一點。
第三個影響幸福感的因子是家庭與親友,也是可控因子,只要多花點時間都能得到不錯的回饋。研究顯示,一個人處於孤獨狀態,幸福感會顯著下降,所以家人與親友的關係,也是人生幸福感的主要來源。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要一直「等」:等我有錢之後,我就⋯⋯等有賺得更多之後,我就能⋯⋯疫情這兩年多期間,全球數百萬人一夕之間失去生命,這些場景超乎常人想像,令人鼻酸。這本書的核心觀點,也與前輩們訓示我們的雷同。
人生有三寶:
1.老本(經濟能力 × 體力健康狀況)
2.老伴(最親近的家人)
3.老友(能談心、天南地北聊的老朋友)
一個人的幸福感,就像不丹人追求的一樣:
● 經濟生活:不是絕對因素。畢竟全球過半數的人口,目前的生活條件早已超越數百年前貴族公爵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光是擁有冷氣、電力、自來水、馬桶、疫苗外加腳踏車,就能海放中國五千年以來的所有親王級皇室成員了。
● 精神生活:家人、親友關係,與自我追尋或實踐,佔了很大部份,外加你自己的生理生活與心靈生活。
問問自己,今天,你幸福了嗎?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的【套書】《人生沒有一百分,只有不斷+1+1+1》《為自己的英雄之旅+1+1+1》
作者:林明樟(MJ)
連續創業家暨兩岸指名度最高的頂尖財報職業講師。
MJ老師的職業生涯中曾創立過科技、網路及美妝平台公司,並在數家大型企業擔任歐洲區與新興市場業務主管長達10年經驗。
因多元工作洗禮與海外實務經驗,MJ老師擅長以老闆心態分析各項工作所面臨的數字迷思,擁有兩岸多項教學專利,現為國際級企業的指定財務課程講師,授課對象包含:阿里巴巴、Mercedes Benz、Costco、SONY、Hitachi……等,足跡遍及兩岸三地百家企業,學員來自美、加、英、德、中、日、韓、新加坡等19個國家。
平日喜歡徜徉在各種不同學科書籍中,享受思想碰撞帶來的樂趣。帶著家人體驗生活,喜愛從事鐵人三項、單車環島、潛水、露營、跑步等戶外活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