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沒賣就不算賠?他克服散戶最大心魔,把50萬本金滾出千萬:認清「我正在輸」而不是「我還沒輸」

提要

為何多數人總是賠錢?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3015字

經濟日報 今周刊出版

作者: 葛瀚中(Mgk)

在我踏入股市的初期,我特別愛參加券商舉辦的免費投資講座。

有次在一場講座上,坐我旁邊的一位老阿姨和我分享她的股票經。我還記得她是這樣和我說的:「我這輩子投資股票從來沒賠過錢。你看,這是我在股市裡賺到的錢。」老阿姨秀了手機裡券商APP所顯示的已實現損益給我看。我印象很深刻,上面寫著已實現損益+2,345,222。那是我人生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看到破百萬的對帳單,這讓當時還沒什麼市場經驗的我驚呆了!

想不到眼前這名穿著樸素的老阿姨,她的投資功力竟然如此了得!於是我趕緊追著她問:「那最近還有什麼標的可以買?」只見老阿姨可能是因為老花的關係,她把眼鏡推到額頭上,緩緩將眼睛湊向螢幕,慢悠悠地操作APP。她將剛才「已實現損益損益彙總」的頁面切換到「即時庫存損益」,同時說到:「我找一下我最近買的喔……弟弟你等我一下……奇怪……在哪呢……」

與此同時,我餘光瞄到老阿姨的股票庫存頁面竟然有足足8 頁之多。更讓我吃驚的是,她的即時庫存損益:–1,19╳,╳╳╳!帳面上一共虧損了將近1200 萬啊!還沒等她找到那檔最近才剛買的標的,我問老阿姨:「阿姨,妳的庫存怎麼會賠這麼多啊?」沒想到她想都沒想就回我:「我沒有賠啊!我又還沒賣!」從老阿姨堅定的語氣和眼神,我看得出來,她是真的覺得自己沒有賠。

後來,我終於搞清楚了,原來老阿姨做股票的必勝心法是:只有她買進的股票賺錢,她才會獲利了結。至於那些沉入海底的,根據她的說法是:「總有一天它們會翻紅的。」

說到這,也許大家會覺得老阿姨很搞笑。但根據我的長期觀察,我想整個市場裡可能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和老阿姨一樣有這種認知偏誤。不是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而是他們真的發自內心覺得「只要沒賣就不算賠」。

我正在輸 vs. 我還沒輸

「只要沒賣就不算賠」是一個交易上的心理陷阱,也是每個人在交易之路上都必須跨過的第一道門檻。

根據行為財務學的研究,人們在面臨關鍵決策時,為了避免讓自己感到後悔,時常會具有不動作的傾向。

比起「停損後股價又回到買進成本」所造成的後悔感,人們更願意承擔股價持續下跌的風險。基於心理上的偏誤,我們從來就不會記得自己因為正確停損而減少的損失。我們只會記得:「如果我當時沒停損,現在就不會賠了。」

這個心理現象也說明了,為何技術分析會將股價的前波高點視為壓力,因為過去在那個點位進場追價而被套牢的人,當股價下跌時他們往往選擇置之不理、視而不見,直到股價終於回到自己的進場成本時,他們才會嘆一口氣,心想:「呼!終於讓我解套了,這真是一檔爛股票啊!害我的資金卡了這麼久,我一定要趕緊賣了它!」

這就是解套賣壓。

可以發現,一般人對於賺錢的部位幾乎都無法抱得太久,因為比起將來可能賺更多,他們更怕輸回去;反而對於虧錢的部位,他們倒是視死如歸,甚至有些人一抱就是一輩子。這,就是大部分的人無法在市場上長久獲利的主因。

為了抗衡這個心理偏誤,我們必須重新定義交易輸與贏的標準。

從今天起,無論你的部位賣或不賣,如果今天收盤後的資產淨值高於昨天,那就是贏,反之則是輸。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帳面獲利從10萬減少到9萬,資產淨值因此比昨天少了1萬,那就是輸了1萬,而不僅僅是少賺1萬。我們必須每天進行損益的「歸零管理」,如此才能規避我們生而為人與生俱來的人性弱點。

以每日自身資產淨值增減作為市場輸贏的判斷標準之後,當部位對你不利時,才會清楚知道「我正在輸」而不是「我還沒輸」,停損才會因此變得更加確實,視野也將變得更加全面。

我建議每位有心從事金融交易的朋友,從現在開始每天記錄自己的資產淨值,最好可以開一張Excel 試算表繪製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資產淨值曲線。這麼做不僅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還可以在圖表上副標對比大盤走勢,進一步檢視自身資產淨值的成長幅度是否強於加權指數的報酬率。

發想、檢驗、執行

如何發展出一套具有正期望值的交易策略,這是所有新手交易人進入這個市場後都須面對的第一道難題。

注意,這裡所說的是策略的「發想」而不是「模仿」,因為在交易的世界裡,從來就沒有一套所有人都適用的交易策略。你可能會想問,一套完整的交易策略,不就是一個教你如何進出有據的方法嗎?怎麼可能會有些人適用,有些人卻不適用呢?原因就在於,交易必須適性而為。

打個比方,若我們想學習製作一道美味佳餚,最常見的做法是:按照食譜上的說明,精準地度量每樣食材的比重,並根據食譜上的指引調整火候、設定烹調時間。如果每個步驟的細節都能與食譜上的說明一致,相信做出來的料理味道自然不會太差。

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某樣新鮮事物時最常見的方式─模仿。

模仿確實是最快的學習方式。如果我們想要學習做菜,可以模仿專業廚師;如果我們想要學習維修汽車,可以模仿專業的修車師傅;如果我們想要學習如何鋪磚砌牆,可以模仿專業的泥作師傅……

凡是不牽涉個人因素,只要透過大量練習就能學成賦歸的技能,在正常情況下,我們都可以透過「模仿」的方式進行學習。

那麼,我們是否也能透過「模仿」學習交易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心態上的模仿是可以的,比如:做交易務必順勢而為、避免逆勢攤平、嚴守停損等等。但對於「策略」上的模仿與複製,似乎就不那麼可行了。

理由就在於,交易這件事在整個決策過程,無形中牽涉了太多個人因素,所以我們自然無法像學習生活中大部分事物一樣,能有一個標準作業流程。其中影響交易最常見的個人因素如:家庭背景、風險偏好、個人財力等等……就是因為這些個人因素的存在,所以我們時常會納悶:「明明我們用一樣的策略,為何你賺錢,我卻輸錢。」

基於上述人格特質與個人因素的差異,每個人對於資產淨值波動的接受程度當然有所不同。有些人喜歡穩定收益的高勝率策略,有些人偏好3 年不開張、開張吃3年的高賺賠比策略。這一切都取決於交易者本身的性格。

若要風險接受度不高的人去執行一個淨值波動度高的策略,他很可能會在經歷幾次失敗後就心態崩潰。也許這是一個長期可行的策略,但就短期而言,交易者的身心情緒一旦受到影響,往往就是績效陷入萬劫不復的開始。

所以一個策略的好壞之分,不在於它最後能為你帶來多少報酬,而是它能否讓你在沒有多餘的心理壓力下自在使用。

有些交易人無法忍受隔夜風險,所以最後選擇只做當沖;有些交易人的風險承受度更低,所以最後只做套利。每種交易策略的風險程度與獲利能力都不相同,它們之間沒有絕對的好壞,重要的是,你必須找到最適合自己性格的策略,這樣的交易做起來才能長長久久。

我看過很多人,汲汲營營地想用最快的速度獲得別人的交易策略,卻從不曾靜下心來好好認識自己。在台灣金融交易圈的資深前輩曾說過一句名言:「交易就是一趟認識自己的旅程。」,交易心性尚未成熟的我,總覺得這不過就是一句倚老賣老的無用雞湯文。直到現在我才發現,原來這短短幾個字在交易領域裡實在可謂「大道至簡」。

我認為在交易世界裡,比起參考別人現有的交易策略,更重要的是了解一個策略從無到有形塑出來的過程,也就是自行創造策略的精神。

雖說市場參與者的人性亙古不變,但世代會變、市場會變、制度會變……在時代的洪流裡,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會被淘汰的,多半是缺乏「創造力」的人。

所以,在交易這條道路上,學會「創造自己的策略」遠遠比「執行他人的策略」來得更重要。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的《我炒的是人生,不是股票!:運用投機者的脱貧思維,打造屬於你的自由人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成立於2012年。出版主題涵蓋:投資理財、商業管理、社會心理、健康人生、旅遊生活五大領域。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波動是常態 所有的波動 對交易者都是機會
下一篇
「最熟的親戚翻臉最快」女高管被騙4,000萬,一天餐費100元、住處遭法拍,一年半後奇蹟追回全數金額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