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881字
經濟VIP文章限時開放
台灣明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國人對於長照等高齡照顧產業明顯有「剛性需求」,也亟需大規模資金投入,何以政府喊了壽險業入長照多年,長照機構還是等不到壽險資金,到底問題出在哪?
壽險資金走鋼索1/22兆海外資金回不來 肥了美債瘦了台灣公共建設 蓋條捷運也難
對高齡照顧產業有深入研究的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合夥會計師蔡晏潭說,長照機構主要有三大類型:住宿型、社區型及居家服務。
社區型,像是日照中心,大約一、二千萬元就可以成立,不太需要壽險資金;而居家服務,主要靠「人」。至於住宿型硬體設施興建動輒上億元,比較適合壽險業投入,壽險業也具有優勢。
蔡晏潭分析,台灣人口結構,65歲以上者已超過418萬人,失能者90萬以上,失智者則逾30萬人,這三個數字不斷往上增加;台灣已有幾個縣市,五人就有一位老人,老人生意做不完,他認為,壽險業一定會進入照顧產業,而且會選擇最適合的時點進入。
一位壽險業主管也說,就像AI發展要有大語言模型一樣,壽險業遲早都要進入長照事業,因趨勢是如此。
台灣社會老得快 壽險資金參與不足
那為何至今都沒有壽險業投資長照機構?除了外界仍有雜音外,站在壽險業立場,蔡晏潭分析,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這個產業的財務不夠透明,到底賺還是賠,在沒有上市櫃前,相關資訊不公開、不透明,是壽險業投入最大障礙。
第二,台灣長照產業年紀太輕,住宿型長照機構真正可以產業化是2017年立專法後,「這行業太年輕了,而我們老化又全球最快」,蔡晏潭說,壽險業還沒有足夠的經驗值,「心中沒有安全感」,畢竟投資不能虧錢,否則會有增資壓力。
第三,全國住宿型長照機構不到12萬床,規模經濟不夠,蔡晏潭說,1,700多家業者來分12萬床,每家都小小的,太分散了,保險業進來,至少保單客戶都要能照顧到,但現在沒有一家可以滿足保險業需求。
過去外界常提到,社團法人型態投資長照機構,盈餘須保留30%,是困住壽險業投入的障礙,但蔡晏潭認為,盈餘保留是假議題,這個行業不透明、太年輕、經濟規模不夠大,才是關鍵。
至於董事席次不得超過三分之一,他認為也不是主要問題,且實務上是有方法破解,透過壽險業可控制的非保險業投資方式,讓壽險業具有實質控制力,蔡晏潭說,這都是檯面上的理由。
中華信評資深副總張書評說,長照具有發展潛力,但壽險業會否投入,還是要看收益率,如果收益不好,何必那麼麻煩投入不熟悉的領域,不如直接投資股票來的簡單。
一位大型壽險業高層坦言,關鍵的確是「在商言商」,壽險業投入有無競爭優勢,能否產生滿意的報酬,如果有好的標的,業者都不排除。
3指標 有助壽險業放心投長照
那麼,什麼時候才是壽險業投入長照的最佳時點?蔡晏潭說,有三個觀察重點。
第一,有長照事業上市櫃,壽險業有更透明的數據觀察這個產業。
去年底興櫃的長照事業青松健康,今年4月下旬董事會通過6月股東會將討論申請上市櫃案;除了青松健康,後續也有多家長照事業有意申請上市櫃。
最快今年會有第一家長照事業上市櫃,蔡晏潭認為,這家出來後,會加速保險業進入長照產業。
第二,520即將上任的新執政團隊,對長照財源有無具體改革計畫。
蔡晏潭表示,台灣一年醫療支出八千億,現在長照財源一年才600到800億元,只靠三種人的錢來支應,包括抽菸者繳的菸稅、有錢人過世的遺產稅及炒房的人繳的房地合一稅。
新執政團隊上任後,對長照財源有無積極規劃或改革,將攸關長照產業會否蓬勃發展,其中最關鍵的是要不要實施長照保險,或類長照保險。
蔡晏潭說,總統大選競選期間,民眾黨跟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政見都要推長照保險,民進黨則是一直觀察,長照保險跟全民健保一樣,會挹注大量資金進入,保險業會比較敢進來。
至於類長照保險,蔡晏潭解釋,日本長照保險是40歲以後才繳保費,不用像健保是從零歲開始繳,對民眾干擾低,40歲後繳會比較心甘情願,這是推動的技巧。
第三,政府力量的介入程度。政府有無透過各種誘因,促使壽險業必須半自願的投入長照產業,以因應高齡社會需求。
蔡晏潭說,長照沒做好,老伴受不了一起尋短、鄰居發現老人過世很久等社會事件,會一再發生;30萬失智人口,困住30萬個家庭,這不是外勞能解決的,需要專業的照護人員,如果30萬個家庭都被困住,台灣就被架空了。
他說,以台積電為例,去美國、日本投資,員工家中如果有年邁老人,無法一起帶去,誰來照顧?最大障礙已經不是薪水問題了。鴻海今年2月就宣布將啟動鴻海養身照護中心計畫,提供員工年邁家人使用的照護中心,讓員工放心工作。
壽險入長照 綠營內部也有雜音
蔡晏潭說,長照問題已經是政府不能忽視的「國安問題」,要導引壽險業資金投入長照,第一個解方就是,政府的力量必須積極介入。
不論是推動長照保險或擴增更多的長照財源,政府必須增加花在老人身上的錢,讓長照產業更健康、更有活力,才能吸引保險資金進來。
一位壽險業主管說,壽險業也清楚長照一定有市場需求,但壽險業投資要有現金流量,像太陽能電廠20年的現金流量都可以估出來,而長照的商模還不明確。因此,將來政府如果有摻一腳,壽險業投入會比較有機會。
第二,社會觀念要改。
壽險資金進入長照產業,面臨的障礙之一是社會氛圍跟社福團體立場的不友善。知情官員說,就連執政的民進黨內部,要不要讓營利事業進入,也有不同聲音。
淡江大學保險系副教授郝充仁說,過去社福團體等NGO(非政府組織)多排斥財團進入照顧產業,把壽險業擋在門外,但這不是炒房,現在需要的是政府的決心,大家觀念要改,有好品質的長照事業,才能吸引到更好的專業人員進入。
知情人士說,這議題涉及選舉,執政者願不願在這事上有所調整,不能完全偏向NGO,「這是很政治的事」。多年前政府原本有意在屏東弄個長照示範區,也規劃壽險業參與,最後也因社福團體阻擋而作罷。
郝充仁說,長照涉及建築、IT、醫療等產業,且技術面向高,老人也需要助聽器等設備,可以帶動很多相關產業商機,重點是需要資本化,才能有效率,保險資金只要拉回三、四兆元,就能解決政府預算不足問題。
過去NGO對長照盡心盡力投入,隨著人口快速老化,供給量不夠,郝充仁說,「NGO可以放手了」,財團進入後,也可以捐贈成立產業促進基金,改善既有設施、教育從業人員,提升長照產業發展。
郝充仁並建議,國內可以引進美日流行的「持續照護退休社區(CCRC)」作法,提供多種不同的老年居住型式,並有全面性護理照護及專業醫療服務,使得社區居民壽命較長,進而減少醫療保健等支出。
第三,政府要輔導、協助長照產業健康發展,蔡晏潭說,未來如果能有更多的長照事業上市櫃,讓這個產業資訊更加透明,自然可以吸引壽險資金投入。
壽險資金對社會最有貢獻的是長照產業,應優先投入,郝充仁說,尤其現在退場學校多、釋出土地,加上人口老化,長照爆發力將往上升,十年前談壽險資金投入長照也許太早,現在這個時機點剛好。
延伸閱讀 》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