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673字
近兩年鋰電池產業快速發展,對人才需求孔急,相關科系畢業生手上工作機會是過去2~3倍,鴻海拿出獎學金在畢業前給出近百萬年薪條件網羅人才,但即便台灣相關學系人才不算少,一位教授也不諱言指出,一流的化學材料人才畢業後常被台積電網羅,對電池產業而言十分可惜。
回專題:逆風中的超級電芯國家隊
延伸閱讀
電芯國家隊 3/台灣電芯供應鏈新機會 業者放眼「電池回收」生意
「我們台灣有非常好的材料人才,要不然我們的台積電不會這麼的強。」台南大學綠色能源科技學系教授暨環境與生態學院院長張家欽指出。
直到近年,台灣電池產業發展加速,人才需求也增多,過去化學材料相關領域人才畢業往往以至半導體業工作為目標,如今鋰電池產業如何跟半導體業搶人才,成為業界傷透腦筋的課題。
張家欽即坦言,每年培育的學生人數不少,可惜業界招才仍相當辛苦,他也分享自身教學經驗,曾經發現一位很棒的學生,鼓勵他留在學界繼續攻讀博士班做研究,但可惜的是「他跟我講,已經跟台積電簽好約了,所以碩士只要做到可以畢業的水準就好。」張家欽坦言,身為一個引導者一位老師聽到這個答覆,覺得很可惜。
「電池產業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它是一個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然後利潤薄弱的產業,像晶圓代工是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但是利潤很好。」張家欽分析,各國傾國家之力投入電池研究,但台灣相對以自由經濟角度看待,政府策略是開拓應用需求,以引動民間新資金投入,也因此,企業研究經費很難跟國際上國家級資金相比。
不過雖經費有限,但台灣電池材料的人才能力並不差,20年前曾有一批人才前往中國大陸,協助造就對岸成為電池帝國,而10年前,台灣的材料學者也大量被重金禮聘前往中國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如今隨台灣電池產業捲土重來,當年出走台灣的這批電池戰將返台,如何將中斷的10年追回來,是現在台灣電芯業者心頭上最重要的事。
產學界抱團合作,人才需求從材料到IT
張家欽坦言,台灣過去培養了一些高階材料及電池製作技術人才, 所以能元科技才能獲得Dyson吸塵器大廠青睞,興能高在特殊小電池也曾是領導者,只可惜這類利基市場一長大,就有很多競爭者跳進來。
台灣能一度在國際領先,意味技術沒有問題,但為何在電池領域長不出像台積電一樣的獨角獸?張家欽表示,這跟整體策略有關,台灣電池利潤低的原因是礦材全仰賴進口,若台灣無完整的策略是無法克服這個先天競爭力關卡。
張家欽是台灣電池學界知名教授,除在台南大學主持「鋰離子電池研究發展中心」,實驗室內有一條電池試產線,張教授領著一群學生投入實作研究,同時也是「鋰電池產學聯盟」召集人,包括中碳、聚和、立凱及鴻海均是長期會員,與成功大學材料系教授方冠榮的「先進電池材料產業聯盟」每年定期舉辦電池論壇,成為產業與學界交流的重要平台,不僅促成學術研究走向商業量產的可能性,也讓產業需求能與實驗室產生連結。
「不是有一個專利,就可以把它變成產品。」張家欽帶領的研究團隊,除承接委託案協助做樣品試產或驗證,年承接案金額超過千萬元,業界指出,業界研發電池產品若想要試產驗證,北台灣可以找工研院,南台灣則以張家欽團隊為首,過去張家欽也在業界累積7年資歷,是少數有產學界兩棲經驗的專家。
產業不只有需要材料人才,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坦言,包括電力管理系統或電池管理系統等電力控制人才,還有投入商用車電池,對車輛機構設計的人才需求也都持續擴大,他舉例,台塑第一期彰濱廠就要招聘1300人,而鴻海更預期高雄廠區量產人力上看2000人。
台灣電池產業人才需求直線上升,業界也紛紛與大學合作,就人才培育與專案研發投入資源,鴻海就傳出補助碩研生獎助學金,簽約學生畢業後要到鴻海實習,學生實習期間年薪就近百萬元(含加班及獎金在內),台塑新智能則除投資明智大學固態電池產學合作2.2億元,並與成大合資公司投入微藻固碳技術。
台灣電池產業安靜了快10年,如今正重新積蓄能量,要迎來春天。
企業專訪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