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逆風中的 超級電芯國家隊

本文共5356字

經濟日報 專題報導

彰濱工業區6.1公頃土地上,台塑集團的超級電池芯工廠(1GWh規模等級以上)有如旱地拔蔥,不到1年就從一片荒地快速蓋出5GWh台灣最大電池芯基地,鴻海則是從零到1,1年半造出第一條自有電池試產線,他們在跟時間賽跑,要在最快時間投產,追上快速成長的需求。

1GWh對台廠的意義是什麼?根據廠商估算,相當於1.2萬台特斯拉電動車的電池需求,《經濟日報》盤點2024年台灣將有5座超級電芯廠量產,業界不約而同動起來。

規模最大的能元科技高雄廠正全面量產,鴻海位於頭份的神祕電池研發中心,超過20名碩博士帶著團隊穿梭產線中,為高雄廠第4季量產待命,台塑新智能內部設下7月1日第一顆自製電池產出的絕對命令。

逆風中的 超級電芯國家隊
逆風中的 超級電芯國家隊

台灣GW等級超級電芯廠布局比較

taiwan map

企業名稱 台灣規劃產能 工廠位置 海外工廠情報

台塑新智能 5GWh 彰化 海外合作為先

格斯科技 5GWh 中壢 無揭露

能元科技 3.3GWh(註1) 高雄、南科 加拿大2028年投產,產能2.8GWh

輝能科技 2GWh 桃科 法國廠2027年投產,2029年48GWh

鴻海集團 1.27GWh 高雄 印尼、印度、美國設廠評估中

有量科技 1GWh —(註2) 目標泰國4GWh,終極目標10GWh

註1:能元科技為現階段實際產能

註2:有量目前主要產能在泰國,目前在台灣有計畫投資1GWh工廠,但尚未選定地點及動工。

資料來源:採訪整理

不少10年前奔赴中國大陸的電池產業老將,更傳出近兩年紛紛返台加入台灣電池芯量產行伍,台灣熱鬧滾滾正處於電池芯產業的上坡。

「這不是壞事,對我們來講剛好,這些人在大陸用他們(陸企)的錢練了一身功夫,剩下就是我們台灣怎麼配套,把人才跟能量好好展現。」國立台南大學綠色能源科技學系教授張家欽說。

這群人身懷在中國大陸積累的實戰經驗,碰上台灣今年下半年將有5座GWh超級電芯廠放量投產,台灣的鋰芯復興大業正要捲土重來。

延伸閱讀

1/4

台灣電芯曾是世界第二,人才卻流入中國大陸

中國產能過剩,台灣卻剛要量產?

但台灣電池芯隊伍高吭前行時,產業正發生變化,中國電芯產業在10年間快速崛起,囊括全球8成以上供應量,2023年因汽車產業需求不如預期,陸企擴廠過速,電池芯供過於求而價格崩跌。

台灣此時投入這個高資本密集的電芯產業,今年預估台灣電芯總產能超過5GWh,推算到2027年總產能達12~13GWh,占全球總產量3300GWh規模不到0.3%市占率,台灣企業打的是什麼算盤?

台灣電池產能競賽已鳴槍起跑

「未來世界的經濟體系裡面,很大一塊是能源轉型,能源轉型不可能沒有電池,台灣工業可以不參與能源轉型嗎?」台泥總裁張安平談到台泥決心發展電芯產業時,慷慨激動地強調電池芯的重要性。

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從產業的角度來看,「電池芯只要沒有自有產線,電網或電動車拿不到電芯,競爭力就會變弱,未來會變成台灣重要的國安問題,美國也發現這個風險。」

除了台泥、輝能,即將加入量產行列的超級電芯廠還有鴻海、台塑、格斯。有量則是到泰國設廠,評估也要在台灣設1GWh產能。

國內超級電芯廠布局現況

能元科技總經理薛人禎

能元科技總經理薛人禎

電池芯業搶AI人才!薛人禎:能元科以1%策略迎10年成長看更多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

王瑞瑜下達一年內全產全銷令,台塑新智能要把「苦生意」變甜看更多

鴻海EV電池暨FOH整車製造中心總經理簡宜彬

鴻海EV電池暨FOH整車製造中心總經理簡宜彬

直擊鴻海頭份神祕實驗室,簡宜彬:拚當電芯頭部企業看更多

格斯科技創辦人暨技術長葉國偉

格斯科技創辦人暨技術長葉國偉

「未來可能上火箭」格斯科技預告鈦酸鋰電池大晉級 2026年產能拚5GWh看更多

有量科技董事長Chatrapon Sripratum

有量科技董事長Chatrapon Sripratum

有量科技嫁入EA集團成台泰混血 造電芯工廠築商用車生態護城河看更多

當台灣電芯廠大量產,國際局勢也正丕變,車市不如預期,貿易戰壓抑對中國需求,中國電池原料碳酸鋰價格從高峰直線崩盤,2022年高峰碳酸鋰每噸價格60萬人民幣,到2024年初已經跌破9.5萬人民幣,價格在一年半內是腰斬再腰斬,然後再打6折,碳酸鋰是電池關鍵重要材料,原料跌價更凸顯需求不彰。

過剩的產能跟快速崩落的價格,中國目前已有至少70家中小型電芯廠倒閉。「中國大陸政府策略性,應該是先讓產業長起來,再把一些體質不好的淘汰,這有助於人才流動,去蕪存菁」張家欽觀察這波現象。

中國大陸電池芯市場洗牌,上游材料價格也因庫存過高走跌,「碳酸鋰價格降低,對台灣電池芯業者而言並不是好事。」Infolink儲能助理分析師陳禹碩表示,原因在這兩年陸企已經完成更上游的原物料布局,而台廠仍仰賴進口,成本先天有一段差距。

中國電芯產業從一線比亞迪、寧德時代到二線瑞浦,在集團資源協助下,都已大力布局上游礦場,或是到非洲進口鋰輝石、投資澳洲鋰礦,或投資中南美鹽湖或中國大陸礦場,材料成本低到一個地步,即使碳酸鋰現貨崩盤,台廠取得成本跟陸企仍有一段落差。

鋰電池價格崩盤

單位:人民幣/千瓦時锂三元磷酸锂铁

註:2024年及2025年數值為預估值

資料來源:Infolink

碳酸鋰價格崩盤

單位:萬元人民幣/噸

註:2024年數值為2月現貨價

資料來源:Infolink

台廠此時新產能大量開出, 會不會擔心時機不佳?劉慧啟坦然表示,台塑產業規劃時看的是未來長期趨勢,台灣布局新能源的路不能搖擺,「不論中國大陸電芯廠洗不洗牌,未來全世界都會朝全年3000GWh的需求量走,台灣絕對不可以缺席!」

「中國大陸在大洗牌,但不影響我們(能元科技),他們(電池價格)腰斬,我們只下滑10~15%,」台泥集團做的是高密度鋰三元電池,走不一同的道路,張安平因此信心滿滿表示,能元跟客戶是保證長期供貨合作關係,做的是台灣沒有做過的新商業模式。

儘管電池產能現階段供過於求,價格崩跌,產業吹逆風,但台灣電池芯業者今年正全力拚量產,認為這只是短期效應,放眼5~10年產業趨勢樂觀,不放慢擴廠腳步,其中鎖定磷酸鋰鐵電池芯的台塑與鴻海集團產能目標相近,能元科技更跟台塑新智能放話很快將獲利,即便台廠在全球電芯版圖中只有0.03%的存在,產業經濟的角度,台廠欲以小搏大,以最佳技術產能配比取回供應主導權。

延伸閱讀

2/4

電芯業也能長出護國神山?人才是關鍵

3/4

台灣電芯供應鏈新機會 業者放眼「電池回收」生意

4/4

台廠機會來自美中衝突?業者籲政府獎勵

訂戶專屬 》想了解更多鋰電池產業鏈地圖,請至經濟日報獨家-產業資料庫

數位製作人 : 王郁倫

編輯:林語柔

視覺設計:溫于璇

網頁工程:洪偉瑄、張雅筑

影音製作:陳煜、黃浚維、楊凱竣、賴坤猷

監製:曹正芬、簡正一、廖啟成、楊孝義

日期:2024.03

,彰濱工業區6.1公頃土地上,台塑集團的超級電池芯工廠(1GWh規模等級以上)有如旱地拔蔥,不到1年就從一片荒地快速蓋出5GWh台灣最大電池芯基地,鴻海則是從零到1,1年半造出第一條自有電池試產線,他們在跟時間賽跑,要在最快時間投產,追上快速成長的需求。

1GWh對台廠的意義是什麼?根據廠商估算,相當於1.2萬台特斯拉電動車的電池需求,《經濟日報》盤點2024年台灣將有5座超級電芯廠量產,業界不約而同動起來。

規模最大的能元科技高雄廠正全面量產,鴻海位於頭份的神祕電池研發中心,超過20名碩博士帶著團隊穿梭產線中,為高雄廠第4季量產待命,台塑新智能內部設下7月1日第一顆自製電池產出的絕對命令。

不少10年前奔赴中國大陸的電池產業老將,更傳出近兩年紛紛返台加入台灣電池芯量產行伍,台灣熱鬧滾滾正處於電池芯產業的上坡。

「這不是壞事,對我們來講剛好,這些人在大陸用他們(陸企)的錢練了一身功夫,剩下就是我們台灣怎麼配套,把人才跟能量好好展現。」國立台南大學綠色能源科技學系教授張家欽說。

這群人身懷在中國大陸積累的實戰經驗,碰上台灣今年下半年將有5座GWh超級電芯廠放量投產,台灣的鋰芯復興大業正要捲土重來。

中國產能過剩,台灣卻剛要量產?

但台灣電池芯隊伍高吭前行時,產業正發生變化,中國電芯產業在10年間快速崛起,囊括全球8成以上供應量,2023年因汽車產業需求不如預期,陸企擴廠過速,電池芯供過於求而價格崩跌。

台灣此時投入這個高資本密集的電芯產業,今年預估台灣電芯總產能超過5GWh,推算到2027年總產能達12~13GWh,占全球總產量3300GWh規模不到0.3%市占率,台灣企業打的是什麼算盤?

台灣電池產能競賽已鳴槍起跑

「未來世界的經濟體系裡面,很大一塊是能源轉型,能源轉型不可能沒有電池,台灣工業可以不參與能源轉型嗎?」台泥總裁張安平談到台泥決心發展電芯產業時,慷慨激動地強調電池芯的重要性。

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從產業的角度來看,「電池芯只要沒有自有產線,電網或電動車拿不到電芯,競爭力就會變弱,未來會變成台灣重要的國安問題,美國也發現這個風險。」

除了台泥、輝能,即將加入量產行列的超級電芯廠還有鴻海、台塑、格斯。有量則是到泰國設廠,評估也要在台灣設1GWh產能。

國內超級電芯廠布局現況

能元科技總經理薛人禎

能元科技總經理薛人禎

電池芯業搶AI人才!薛人禎:能元科以1%策略迎10年成長看更多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

王瑞瑜下達一年內全產全銷令,台塑新智能要把「苦生意」變甜看更多

鴻海EV電池暨FOH整車製造中心總經理簡宜彬

鴻海EV電池暨FOH整車製造中心總經理簡宜彬

直擊鴻海頭份神祕實驗室,簡宜彬:拚當電芯頭部企業看更多

格斯科技創辦人暨技術長葉國偉

格斯科技創辦人暨技術長葉國偉

「未來可能上火箭」格斯科技預告鈦酸鋰電池大晉級 2026年產能拚5GWh看更多

有量科技董事長Chatrapon Sripratum

有量科技董事長Chatrapon Sripratum

有量科技嫁入EA集團成台泰混血 造電芯工廠築商用車生態護城河看更多

當台灣電芯廠大量產,國際局勢也正丕變,車市不如預期,貿易戰壓抑對中國需求,中國電池原料碳酸鋰價格從高峰直線崩盤,2022年高峰碳酸鋰每噸價格60萬人民幣,到2024年初已經跌破9.5萬人民幣,價格在一年半內是腰斬再腰斬,然後再打6折,碳酸鋰是電池關鍵重要材料,原料跌價更凸顯需求不彰。

過剩的產能跟快速崩落的價格,中國目前已有至少70家中小型電芯廠倒閉。「中國大陸政府策略性,應該是先讓產業長起來,再把一些體質不好的淘汰,這有助於人才流動,去蕪存菁」張家欽觀察這波現象。

中國大陸電池芯市場洗牌,上游材料價格也因庫存過高走跌,「碳酸鋰價格降低,對台灣電池芯業者而言並不是好事。」Infolink儲能助理分析師陳禹碩表示,原因在這兩年陸企已經完成更上游的原物料布局,而台廠仍仰賴進口,成本先天有一段差距。

中國電芯產業從一線比亞迪、寧德時代到二線瑞浦,在集團資源協助下,都已大力布局上游礦場,或是到非洲進口鋰輝石、投資澳洲鋰礦,或投資中南美鹽湖或中國大陸礦場,材料成本低到一個地步,即使碳酸鋰現貨崩盤,台廠取得成本跟陸企仍有一段落差。

鋰電池價格崩盤

單位:人民幣/千瓦時锂三元磷酸锂铁

註:2024年及2025年數值為預估值

資料來源:Infolink

碳酸鋰價格崩盤

單位:萬元人民幣/噸

註:2024年數值為2月現貨價

資料來源:Infolink

台廠此時新產能大量開出, 會不會擔心時機不佳?劉慧啟坦然表示,台塑產業規劃時看的是未來長期趨勢,台灣布局新能源的路不能搖擺,「不論中國大陸電芯廠洗不洗牌,未來全世界都會朝全年3000GWh的需求量走,台灣絕對不可以缺席!」

「中國大陸在大洗牌,但不影響我們(能元科技),他們(電池價格)腰斬,我們只下滑10~15%,」台泥集團做的是高密度鋰三元電池,走不一同的道路,張安平因此信心滿滿表示,能元跟客戶是保證長期供貨合作關係,做的是台灣沒有做過的新商業模式。

儘管電池產能現階段供過於求,價格崩跌,產業吹逆風,但台灣電池芯業者今年正全力拚量產,認為這只是短期效應,放眼5~10年產業趨勢樂觀,不放慢擴廠腳步,其中鎖定磷酸鋰鐵電池芯的台塑與鴻海集團產能目標相近,能元科技更跟台塑新智能放話很快將獲利,即便台廠在全球電芯版圖中只有0.03%的存在,產業經濟的角度,台廠欲以小搏大,以最佳技術產能配比取回供應主導權。

延伸閱讀

2/4

電芯業也能長出護國神山?人才是關鍵

3/4

台灣電芯供應鏈新機會 業者放眼「電池回收」生意

4/4

台廠機會來自美中衝突?業者籲政府獎勵

訂戶專屬 》想了解更多鋰電池產業鏈地圖,請至經濟日報獨家-產業資料庫

數位製作人 : 王郁倫

編輯:林語柔

視覺設計:溫于璇

網頁工程:洪偉瑄、張雅筑

影音製作:陳煜、黃浚維、楊凱竣、賴坤猷

監製:曹正芬、簡正一、廖啟成、楊孝義

日期:2024.03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有量科技嫁入EA集團成台泰混血 造電芯工廠築商用車生態護城河
下一篇
電芯國家隊 2/電芯業也能長出護國神山?人才是關鍵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