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電動巴士效益將顯現!成運接大單 總座曝首顆「自研馬達」最快下月問世

成運汽車董事兼總經理吳忠錫。記者吳康瑋/攝影
成運汽車董事兼總經理吳忠錫。記者吳康瑋/攝影

本文共1047字

經濟日報 記者吳康瑋/台北即時報導

AI人工智慧大浪席捲全球,企業大廠紛紛鎖定「智慧移動、智慧製造、智慧醫療」三大應用領域,來設法搶進。而緯創(3231)被視為2024年AI市場的最大贏家,在「智慧移動」方面,除現有的AGV 無人搬運車、AMR 自主移動機器人外,也憑藉策略入股的方式,與電動巴士大廠成運汽車結盟,除拿下其約6.11%的股權、更一舉成為成運第二大股東。

面對市場好奇「智慧移動」、「電動巴士」等題材,何時才能看到「實質成果」?成運汽車董事兼總經理吳忠錫7日直言,其實電動巴士的效益早已開始顯現,據資料顯示,成運在電動巴士領域的客戶,每次訂單所下的量,都非常龐大,有些來源於國內市場的客戶、不過現在也有不少訂單來源於海外市場,此外,成運還會透過參與「大型電動巴士標案」,來積極增加商品販售通路、入手的商機。


據統計資料顯示,成運在電動巴士方面的表現亮眼,且接單範圍也很廣,因此目前在手訂單量都很大,對此,吳忠錫透露,自己觀察目前在手的所有訂單,發現有些客戶確實來源於國內市場、不過現在也有不少訂單來源於海外市場,而這些訂單大多都瞄準成運的「電動巴士」領域產品。

吳忠錫指出,由於全球設定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目標,上下游供應鏈為減碳,也瞄準「電動巴士」領域積極搶進,而過去市場在發展電動車技術時,最常卡關於如何確保該車能擁有充足的動能「電力(汽油)」等。

成運日前在智慧移動展中宣告,其推出的城際型快充電巴即將展開「台北-高雄」每日兩往返之壓力測試,每日累積行駛里程可達1,400公里,台北-新竹來回十趟1,500公里,係全球電巴最佳續航表現,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投入量產。

此外,吳忠錫坦言,我國政府仍然在積極推動、嚴格要求電動巴士內部的「關鍵零組件」,一定要是產自台灣的,其中最為關鍵的就在於「電池跟馬達」,不過由於原料問題,政府同意電池內的「電芯」可從國外買來,但剩餘四分之三的零件,就都要台灣自產。他透露,目前政府主要劃分三個部分,來推動國內業者來投入研發,其中包括大同(2371)在內,已有多家業者都選擇「車用馬達」方面來自主研發。

吳忠錫指出,成運作為市場「領頭羊」埋頭研發多年,終於在近日,成功打造出全球第一流的全新馬達新品,該自研新品甚至可堪稱「第一名的馬達」,對此,公司預計最快在下個月就將正式公布。展望未來,他看好,隨著2050全面淨零碳排的壓力壓境,市場將被迫啟動全面的淨零碳排,而屆時所有的汽油車也都將被汰換成電動車,不過這對成運來說則是一個好消息,預計這個結果也將成為成運發展智慧電動巴士的一大底氣。

成運汽車董事兼總經理吳忠錫。記者吳康瑋/攝影
成運汽車董事兼總經理吳忠錫。記者吳康瑋/攝影
成運汽車董事兼總經理吳忠錫。記者吳康瑋/攝影
成運汽車董事兼總經理吳忠錫。記者吳康瑋/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統一實羅智先:與鋼廠擴大在下游產品合作
下一篇
英特爾搶用新 EUV 專家:成本高虧損恐擴大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