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點子農場/藝文商業展演的三意之路

本文共1272字

經濟日報 吳仁麟(點子農場創新顧問公司執行長)

在台灣,藝文商業展演一直是相當特別的產業。透過策展設計,將文化和藝術轉化成娛樂活動,既像是社會教育的一環,也是一項需要精算損益的生意。

早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就有報社就開始與全球的美術館合作,引進知名藝術品舉辦特展。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增加社會的人文養分,還能為報社帶來收入。

日本的報紙擁有超過百年的歷史,報社也持續舉辦藝術文化展覽。過去這些活動的目的是回饋讀者、舉辦社會活動和對文化的貢獻。但是在泡沫經濟之後,報社開始將藝文展演視為填補本業收入的獲利事業。後來,這些經驗都陸續被引進台灣而且發揚光大,也造就了過去30年這個產業的發展。

今年是林宜標進入藝文商業展演產業的第30年,他曾在台灣兩家最大的報業集團擔任過藝文商業展演的最高主管。他把過去舉辦過的上千場活動的經驗寫成書,希望能傳承給每一個有志參與這事業的朋友。

曾經一年賺4億,也曾經兩年賠2億,經歷了成功和失敗,林宜標說,寫書的目的不僅是記錄自己的工作歷程,更希望能讓讀者能透過這本書經歷台灣藝文產業30年的旅程,期望台灣的商業展覽能夠更上一層樓,能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

經歷疫情之後,台灣的藝文商業展已經走到前所未有的轉捩點。過去那種一個展覽可以吸引50萬甚至上百萬人潮的時代已經過去,這也意味著台灣人文資源的危機。將來,台灣會更難持續引進梵谷、馬諦斯、米勒和太陽馬戲團這些國際級的作品,因為成本會愈高,虧損的風險也會更大。

過去,林宜標創下了多項紀錄:米勒展吸引了67萬人次的參觀,兵馬俑展創下了100萬人次的驚人紀錄。太陽馬戲團的演出更是在開演前三個月就完售,共售出14萬張票。法國華裔畫家常玉的限量版畫,一天就賣出台幣1.4億元、2015~2019年,協助經營故宮博物院的商店,更累計台幣26.9億元的營業額。如今,經歷疫情再加上種種大環境的結構因素,他認為要再現這些過去的榮景該愈來愈難了。

但是另一方面,林宜標也看到一些機會,像是他連續兩次從美國引進「普立茲新聞攝影獎特展」,除了贏得好口碑也有不錯的獲利,他相信只要慎選好主題好作品再認真經營,一定能得到市場的支持。

另一方面,林宜標認為經營文化資源場館也是另一種社會文化服務,過去幾年疫情裡,他除了繼續推動展演文創業務,更開始場館經營的事業,在歷史建築裡舉辦課程和展演活動與餐飲生意。

場館運營不僅能帶來穩定金流,在創造人流的同時推動展演生意。他經營大稻埕碼頭貨櫃市集、也開設由百年日式警察宿舍整修翻新的私廚餐廳「132糧倉」、樂埔町與一號糧倉等結合藝術策展的餐廳 ,這些場館經營的版圖也持續擴張中。

林宜標認為,藝文商業策展是一門兼具創意、公益和生意價值的事業。不僅能夠為社會注入藝術和文化能量,同時也是一項可以長遠發展的生意。這種策展工作不只是藝術文化工程,更需要在商業運作的基礎上考量公益效益,綜合著創意和經營策略,營造出各種活動。

疫情之後,國外藝文商業策展開始結合元宇宙和AI科技,打開了新的市場格局。這樣的結合可以更好地經營創意、公益和生意這三個層面的價值,同時對於正面臨越來越大困難的媒體產業來說,也可能成為危機中的轉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行銷策略/優化人力配置 提前配套
下一篇
行銷策略/減法哲學 提升營運效率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