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2024全球名家瞭望/五大因素…全球經濟深陷迷霧

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路透)
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路透)

本文共1361字

經濟日報 伊爾艾朗/編譯任中原

無論企業界、各國政府與投資者,對全球經濟格局原就如身陷五里霧中,在以色列與哈瑪斯爆發衝突之後,又平添新的不確定性。

除了全球地緣局勢幾乎不可能迅速改善,光是五項經濟與金融因素,就足以使不確定性深不可測。

第一,全球經濟的主要成長引擎都正承受壓力。歐洲經濟瀕臨衰退,中國大陸陷入停滯,美國去年第3季經濟成長雖相當亮麗,未來成長展望仍不確定。儘管現在多數專家預測美國經濟將軟著陸,卻也很可能轉向硬著陸。

伊爾艾朗小檔案
伊爾艾朗小檔案
美國經濟展望都可能說變就變,其他國家更是充滿不確定性。在一般常態分配下,左右兩種極端情況(尾部)發生的機率都很「瘦」,但是目前全球經濟展望的分配模式卻是兩端都很「肥」,這意味著發生極端事件的機率相對較高。

從正面看,經濟學家布朗(Gordon Brown)、史賓塞(Michael Spence)、里多(Reid Lidow)與我本人合著的《長時間的不穩定與不安全》(Permacrisis,暫譯)一書主張,生成式人工智慧(AI)、生命科學與乾淨能源的進步,可望提高生產力,並大幅拉高潛在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但在另一端,一整套惡性循環的風險也將使連鎖效應更加嚴重。

第二,走向不確定未來的路程中,充滿堪憂的危險。最立即的風險就是全球利率可能維持高水準更久。第三,高利率可能持續,提高經濟衰退與金融市場動盪的風險;去年美國地區銀行風暴便是早期警訊。

第四,全球經濟與美國公債等關鍵金融市場目前缺少從上而下的砥柱,例如經濟成長動能、市場對央行決策的信心,以及穩定的金融流動等。

全球成長展望原就疲軟,現在隨著經濟政策工具愈來愈屈從於政治與地緣因素,展望可能更加惡化。央行貨幣政策的信譽面臨威脅,且均衡利率水準與時間滯後效應也呈現結構性的不確定性。再者,央行持續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又缺乏有效的決策架構,使央行在全球供給面彈性不足的情況下,更難決定正確的通膨目標。

由於美國財政赤字持續增加,利息負擔加重。隨著通膨升高,以及政策由量化寬鬆(QE)轉為量化緊縮(QT),聯準會(Fed)已經由最可靠的公債買家變為賣家。地緣緊張升高,也使國外買家更為審慎。再者,退休金基金與壽險公司等國內投資機構已是滿手公債,且承受龐大的帳面損失。

在缺少經濟、政策與技術性支柱下,全球經濟與資本市場有如茫茫大海中的一葉孤舟,引出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第五項驅力:對氣候變遷與貧富差距擴大等長期危機,採取不當的因應作法。

我們愈晚因應這些問題,最終將付出的代價就愈大。我們今天做得不夠,在未來必將面對更複雜的經濟與政治障礙。

今天的世界是由三項持續進行中的失敗所造就。

第一,無法達成持久且包容的成長,且不夠尊敬地球;第二,國內政策反覆出錯;第三,面對全球性的挑戰,各國經常未能在政策上達成有效的協作。這些失敗已經對經濟、金融、體制、社會政治與地緣政治造成重大影響。

這些都是壞消息。至於好消息,則是我們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並能把當前的惡性循環轉為良性循環,但這需要各個國家都有願景寬宏的政治領導,以及各國更加認知到共同的挑戰。如果做不到,我們留給子孫的,將是一個經濟與金融不穩、國內政治不安、地緣動盪不斷的世界。

(作者Mohamed A. El-Erian是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編譯任中原)

本系列專欄由富邦金控獨家贊助

富邦金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Mohamed A. El-Erian,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著名財金專欄作者

上一篇
2024全球名家瞭望/軟著陸、不著陸、顛簸著陸
下一篇
2024全球名家瞭望/中國大陸淨零減碳的省思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