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年紀增長視力變差正常?醫:每10位長輩約有1位失明源於黃斑部病變

  (左起)中華民國愛盲協會吳建良秘書長、中華民國愛盲協會理事長何一滔、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部長黃奕修、黃斑部病變患者-劉先生,共同呼籲視力衛教。中華民國愛盲協會/提供
(左起)中華民國愛盲協會吳建良秘書長、中華民國愛盲協會理事長何一滔、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部長黃奕修、黃斑部病變患者-劉先生,共同呼籲視力衛教。中華民國愛盲協會/提供

本文共895字

經濟日報 蘇璽文

根據110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結果顯示,我國約有678萬人次因眼科疾病就診,約佔全國就醫人口3成。視力受損與失明的衝擊,可不只會衝擊患者的健康與生活品質,對於社會與家庭也是不容忽視的經濟負擔。舉例而言,光是110年健保用於眼科治療的開銷就上看181億元。威脅國人眼睛健康、甚至造成失明的主因之一就是黃斑部病變,其中又與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nAMD )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 )有關。為了提升國人對黃斑部病變的重視,中華民國愛盲協會特別於112年10月12日世界視覺日前,喊出「擊退Eye的威脅,就靠愛的力量」口號,提醒國人別讓黃斑部病變患者在抗病路上孤立無援,主動關心另一半或家中長輩的視力健康,並鼓勵穩定回診、治療,確保治療不中斷,助其擺脫疾病的威脅,奪回美麗新「視」界。

有視力障礙的老年人中,每4人就有1人是黃斑部病變引起,此外,每10位長輩中約有1位的失明源於黃斑部病變。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黃奕修部長強調,千萬別把黃斑部病變當成正常的老化結果,如果沒有治療,視力可能會隨著病程發展而受損或喪失,及時且穩定的治療格外重要。然而,逾半數患者在治療兩年後停止療程 ,若無持續回診可能暴露於視力受損與失明的危機中。為了探究其中斷回診的原因,本年度特別攜手羅氏大藥廠,進行黃斑部病變醫囑遵從性的收案研究,盼能解密「國人黃斑部病變治療認知與態度」。

黃奕修部長進一步指出,該研究指出我國患者「2大常見迷思」:認為黃斑部病變健康衝擊不大、有治療視力就會快速變好,且對眼內注射治療存有過高的期待,導致容易受挫而放棄治療。但透過「3大改變契機」:邀請伴侶與家人加入照護行列、減少眼內注射頻率、提升治療初期信心,有望提升患者治療穩定度。所幸,今日已有新一代雙機轉眼內注射藥物,讓患者有更多選擇,可依據醫囑與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療程,同時,也可以依治療反應減少注射次數,治療頻率有機會延長到16週、也就是4個月一次,減輕患者與照護者回診次數與負擔。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2024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 即日起開始徵件
下一篇
中醫大附醫聖安生醫 研發抗癌新藥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