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45字
經濟VIP文章限時開放
編按:《日經TRENDY》預測,從現在開始到2030年,未來十年日本社會經濟情況,勾勒人類生活樣貌,變化當中可能衍生消費風潮與產業重組。台灣向來與日本經貿關係密切,經濟日報取得《日經TRENDY》原文和圖表授權,每周更新內容,提供讀者更多趨勢報導。
冷戰時期,月球被當做是宣揚國威的場所,現在世界各國則競相做起月球的生意。
月球受到重視始自2010年代後期,原因是科學家確認月球上有大量的水以冰的狀態存在;只要有水,就能分解成氫和氧,氧氣供人類呼吸,氫氣則做為運輸船或探測車的燃料,也可以用來發電,供人類生活。如果能在「加氫站」補給燃料,月球也可以當做前往火星時的中繼地。
最早看到月球商機的是美國,Space X計畫2023年就要繞行月球一周。以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為主的阿提米斯計畫,將在2025年之後,讓人類再度站上月球表面。中國和俄羅斯也和美國一樣,要在月球表面興建基地,競爭愈來愈激烈。
另一方面,日本也不落人後。例如豐田汽車公司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合作,研究載人在月球表面行駛的運具。產官學聯合成立的Space Foodsphere公司,也開始研究如何在月球表面興建糧食工廠。
另外支持月球表面活動的是太空新創企業ispace公司,它提供的是地球到月球的輸送服務、以及探測服務。
該公司使用自己開發的登月艇和探測車。登月艇從地球靠火箭發射,把各國政府、研究機構、民間企業等單位委託的探測車、機器人、設備等「貨物」搬到月球表面。
該公司2022年下半年後登陸月球,這是日本的首次;接下來從24年度開始一年2次、27年度以後一年3次,以這樣的頻度展開輸送服務。外國也有企業提供像這樣從地球到月球的運輸服務,同樣要送各種物資到月球表面。
該公司另一部探測車,第一號機組預定2023年投入月球表面。屆時取得的月球相關資料,將和衛星等方式獲得的資料整合,建構「月球表面地圖/大數據」。
月球表面所有地方的影像、氣溫、放射線量、土壤、水資源分布等各種資訊整合在一起後,提供給外部機關或企業,它們善用這些數據,就可以在地球上摸索做月球生意的可能性。
ispace等公司將月球表面整理成容易商業化的環境,之後會如何發展?
該公司指出,30年代將進入使用機器手臂正式挖掘水資源的階段,於當地取得在月球表面使用的氫氣。ispace指出,「運輸船頻繁往來後,預料也會有很多人被派駐在上面。」
ispace認為之後到40年代,在月球從事研究的專家、開發稀土等資源的人,將催生「月球表面城市」,一年總共約有1,000人在這裡生活。
月亮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環境特殊,因此可望開發出新材料,例如不同的金屬更容易在這裡均勻混合,開發出新材料。
2023年的月球之旅只繞行月球一周,以後應該可以讓乘客乘坐直達的船隻,直接起飛和降落月球表面,一年估計會有觀光客1萬人造訪。
想像一下月球觀光的行程:從月球看到「地球昇起」,展開新的一天,白天參加活動或坐專用車到探索月球表面,接下來仰望清澈得讓人歎為觀止的星空,一邊看一邊進入夢鄉---這樣的月球之旅,將是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的旅行。
Copyright©2022 Nikkei TRENDY. All rights reserved.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