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鶯歌陶藝職人傾囊相授 培養陶藝新星

本文共837字

經濟日報 曹松清

陶博館與鶯歌高職合作的「陶壁不逃避—鶯歌高職陶工科師徒制教學成果展」,即日起至6月25日於陶博館B1陶藝長廊盛大開展!由15位陶師與3位茶師傾囊相授97位學生,共同發表28組件精采作品,展現陶師純熟精湛的創作,以及陶藝新星學子們歷經1年向師傅們奮力學習傳承的技藝,豐碩成果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擅法華彩的張美雲師傅教授學生林子晏(左)、林裕翔(右)、李家瑀、林沛芹、吳旻臻《...
擅法華彩的張美雲師傅教授學生林子晏(左)、林裕翔(右)、李家瑀、林沛芹、吳旻臻《花絮》,細緻彩繪桐花紋飾,視覺華麗無比。 陶博館/提供

陶博館館長張啟文表示,新北市立鶯歌高級工商職業學校,是全國唯一設有陶瓷工程科的學校。陶博館與鶯歌高職共同以鶯歌陶瓷產地的優勢,長期攜手合作培育青年學子習陶與廣化陶藝文化展現的經驗。鶯歌高職透過師徒制傳統,將學生傳習陶藝家的創作帶到博物館,經由師生們與館方共同策劃與佈展,學子們累積創作展示技術,在博物館專業平臺上向大眾展現自身創作。此種模式帶動青年留下求學階段珍貴回憶並鼓勵持續往陶藝領域深耕。今年參展「陶壁」主題的展件,以釉藥、模製、彩繪、手捏或雕刻等技法,將師傅們的獨特技藝展現得淋漓盡致,歡迎大家把握展期前來參觀。

《起工》一雙具溫度的雙手,搭配拉坯成形的67個釉色雅樸的圓盤,期許不忘做陶初衷。...
《起工》一雙具溫度的雙手,搭配拉坯成形的67個釉色雅樸的圓盤,期許不忘做陶初衷。 陶博館/提供

鶯歌高職校長顏龍源說,在地陶藝職人承襲鶯歌地區綿延發展的製作工藝,多年來在傳統創新、技術提升均有見長,豐碩鶯歌陶瓷文化。鶯歌高職特別藉助職人的深厚技藝,創立師徒制度至今已26年,融合匠師技藝與學生個性的特色,工藝創作多元且特色鮮明。不少學生們反應在學校苦樂參半努力做陶的日子,成為離校後印象最深刻的時光,校方更期盼學子們畢業後能繼續發揮,為陶藝所學盡己之力,為臺灣陶藝注入新血。

《動物大集合》,學子們以青花細膩刻畫梅花鹿等保育類動物,優雅靜謐。 陶博館/提供
《動物大集合》,學子們以青花細膩刻畫梅花鹿等保育類動物,優雅靜謐。 陶博館/提供

張美雲師傅專精獨特又絢麗的法華彩,其學生林裕翔、林子晏、李家瑀、林沛芹、吳旻臻《花絮》,運用土板成形布料般捲曲的自然樣貌,細緻彩繪桐花紋飾,展現別出心裁的新意,視覺華麗無比。王小龍、吳祥濬、吳曉彤、李翊祺、周秀婕《起工》承襲擅長手拉坯技藝的陳元杉師傅,捏塑出一雙具溫度的雙手,搭配拉坯成形的67個釉色雅樸的圓盤,期許自己不忘做陶初衷。以彩繪見長的曾祥軒師傅,指導學生尤昭榮、王建元、李盈臻、李佑霆、林冠甫的《動物大集合》,以青花在瓷磚上手繪,細膩刻畫梅花鹿等保育類動物,傳遞優雅靜謐感。

高子喬、李為勤、鄭孟宸、羅予辰、楊淨嵐(左起)《流浪大師》,以海底世界做為發想,...
高子喬、李為勤、鄭孟宸、羅予辰、楊淨嵐(左起)《流浪大師》,以海底世界做為發想,用鯨魚與沉船做為流浪的代表,釉色豐富。 陶博館/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中華滑冰小將蔡玉鳳取得冬季青奧資格 匯聚科技郭永福:贊助選手六年,拋轉引玉號召企業共同響應
下一篇
「有市集」原創角色期間限定店 高雄夢時代萌趣登場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