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留意通膨的所得階層效應

通貨膨脹壓力再起,侵蝕民眾的購買力。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通貨膨脹壓力再起,侵蝕民眾的購買力。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文共1306字

經濟日報 陳錦稷

電價調漲帶動物價上漲壓力,央行以抑制通膨預期心理為由,意外升息半碼。通貨膨脹壓力再起,侵蝕民眾的購買力,尤其低收入者因物價上漲所受到的生活壓力遠高於中、高所得者,且高於政府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CPI鈍化無法敏銳反應物價變動所帶給民眾的真實生活壓力變化。政府在穩定物價的施政措施上應特別留意。

長期以來CPI年增率偏低,決策者有通膨偏低的印象。過去全球性通膨因素穩定溫和之外,且國內政策性壓抑油、電、水、醫療、學費等公共事業定價,加上房租查估失真,設算租金低估自有住宅支出,這些因素雖然使民眾通膨預期穩定,但卻也造成消費者物價指數鈍化,無法敏銳反應物價變動,難以真實反映民眾生活成本的改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教授兼金融管理研究所所長

上一篇
AI 引爆銀髮商機
下一篇
讓台灣扮「虛擬垂直整合者」關鍵角色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