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93字
現代企業不僅要注重財務績效成長,也必須重視對環境、社會的正向影響,以達到ESG永續經營的目標。台灣在2020年8月已正式啟動「公司治理3.0 –永續發展藍圖」,這項政策對於目前有使用蒸氣能源的產業,「蒸氣是資產」的觀念更顯其重要性。擅長於蒸氣管理領域的鈞能實業公司就提出可以落實量化管理的最佳解決方案,期能幫助企業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
對於四個基本要求,進一步說明如下:
首先檢測儀器,應符合ISO7841&ASME PTC39,即是各類型之Trap閥類的洩漏量量測依據規則,亦應取得認證證書,如此取得的數據是可被信賴的,再藉著可量化的軟體管理,預期出低溫排放的損失並給予量化評估。以上均可以依蒸氣燃燒熱值之油當量單位換算成CO2排放指數。
第二個條件,到廠檢測人員均受過原廠蒸氣專業訓練基本理論15小時及20小時軟體操作訓練,另擁有現場實務兩年以上的系統查測經驗並取得合格證明,如此才能正確使用儀器,取得實際現場數據。
第三個條件,如何在定期查測時建立完成現場DCL (冷凝水排放點)配置圖及完整的現場管線相關位置尺寸紀錄,之後配合符合ISO7841的可攜帶式檢測儀器,由現場人員隨時抽檢,並做即時的專業對策處理。
第四個條件,要能藉助精準查測報告,經由專業工程師簡報分析後,提出節能對策,綜觀上述的具體實施方法,不外乎在講求要有可靠性高的儀器,畢竟目前市面上所提供服務的儀器均為溫度判斷、超音波判斷或溫度加超音波判斷等儀器。這些完全是傳統且均採預估的粗劣量化數據,是不符合減碳管理的精神也不會被接受的數據。檢測人員的認證更為重要,因收集現場資料的正確性更顯重要。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